close

 

DSCF7498.JPG

*本篇沒有完整的登山紀錄,路程後半已經專注於與夥伴的談話與跟隨因緣巧遇的山友一同趕路,無暇認真記錄每個岔路點,包含此趟旅程未竟的關鍵路口。

 

  六月離職之後,至九月一日第一天報到,中間的心情歷經種種轉折,箇中誠然有些酸甜苦辣,但畢竟經歷了許多事,也許虛長些經驗了吧,不若離開第一份工作時那般挫折委頓,對自己信心全無,亦不知道該對未來抱持何種想像。就如同幾次和朋友談話,不斷提及的:沒有白走的路。回過頭去看,那路徑或許迂迴,甚至有些晦暗不明,暗藏荊棘。卻也因此幾次停下來思考,不斷問自己究竟是如何認同「我」這個個體,曾經的質疑也好、膨脹也罷,在反覆的崩毀和重建中,終於學會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。

  也許因著這樣不斷的心境探索,自大學起就喜歡上一人或兩個人隨興的漫遊,憑著一股想要逃離圍籠般大城市的衝動,把孤寂交予荒野稀釋,不論帶著甚麼樣的面貌和傷痕,山和海無條件地接納自己,撫慰著自己,聆聽山風和海濤的呼吸聲和心跳聲。是以走在戶外,時常是帶著一股崇敬的心情。登頂或攻克一條艱險路徑所獲得的喜悅和成就固然美妙,自踏上野俓的那刻,腳邊的細微事物就已經不斷帶來驚喜,就像兒時可以一個人蹲在溪邊看著小魚小蝦樂此不疲。有知心的旅伴隨行,一路談談走走,或只是在醉人的景色中靜靜坐著,全然放空,不需言語也知道彼此都享受著當下的美好。登山行路的過程中獲得的,一直都不比登上頂峰時的歡欣鼓舞要來得少。

  回到此行本身,是北嚮活動之外與讚華約的平日行程,先前因為參加北嚮的活動有幸和讚華幾次同行,第一次的五寮尖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:過早抵達集合點,四下張望沒有看到任何貌似要與我同行的人,撥出行前通知上載的領隊電話,接通的電話那端傳來歡快充滿朝氣的聲音,當下心裡不禁產生的安心感。事後不管是各種貼心的信件提醒,以及近一次的草嶺桃源谷連走,讚華對領隊工作的細膩心思以及對交託責任的看重,充滿故事及反思的文字,在在讓我感到是個想與之交心的朋友以及一同行旅的夥伴。此次與讚華相約時間是9/5,前一個周末筆架連峰未能成行,還是想出去走走,我敲了讚華,想安排一趟平日行,既然是我提的主意,當然該負責想出個提案。9/4出門找靈感,秋老虎正發威,想著這時節還是走個涼爽的路線舒服許多,在台大誠品翻了幾本書,看了幾篇遊記,終於看到一個讓我眼睛一亮的路線:

(節自給讚華的信)

三貂嶺越嶺侯硐

 
三貂嶺,始終記在心裡,像謎一樣的地名。在大學獨自旅行的記憶裡,是搭北迴線每每經過的神秘小站,大清早時只見三兩登山客在此站下車,更熟悉的記憶是一個人也沒有,火車匆匆經過這個山中小站。
 

看著步道遊記,不經又想到基隆河上游秀麗的風光,搭平溪線小火車時貪看的層巒疊翠,綠水深流,還有飛瀑奇石。這條路線有瀑布,有壺穴,有奇岩,想必是集滿基隆河特殊地景於一身的精彩路線。三貂嶺越嶺後的侯硐,就是我很熟悉的了。昔日煤礦帶來小鎮的興衰起落,如今因為貓咪又熱鬧了起來,假日遊客絡繹不絕,但平日的侯硐,依然有著恬靜的美,經歷四小時的山路,可以在這稍事休息,逗逗貓咪,或是漫步遺址,緬懷一下過去的礦業風光。

 

  參考前人的紀錄,三貂嶺越嶺侯硐是由三條路線串連而成,依序是三貂嶺步道,中坑古道以及柴寮古道。途經三次越嶺,翻過烏塗窟山抵達侯硐,行程耗時約3.5至4小時左右。

  9/5早上7:35,從台北搭上開往蘇澳的區間車,讚華先一步在萬華站上車。一早的天氣看來雲霧重重,天色並不友善,我們打定主意既來之則安之,在車上聊著登山、工作、未來、以及共同的朋友們,車行一路向北,陽光卻也慢慢露臉,約莫一小時抵達三貂嶺,已經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。本想平日的三貂嶺車站應該是冷冷清清,然而我們幸運遇到桃園晟松休閒登山會的多位大哥大姐們,帶了滿背包的食物把我們餵得飽飽的,在枇杷洞瀑布下的午餐,豐盛好料傾囊而出,還招待一對自德國遠道而來的情侶,是這趟美麗的意外。

 

DSCF7381.JPG

9:00 自三貂嶺車站出發。

 

DSCF7386.JPG

9:06 穿越地下道前往碩仁國小。

DSCF7391.JPG

 

DSCF7392.JPG

9:16 抵達民宅旁登山口。

DSCF7393.JPG

DSCF7394.JPG

9:26 自民宅短暫上行的石階路過後,迎來的是寬敞平緩的三貂嶺步道。

DSCF7396.JPG

9:36 抵達合谷瀑布

DSCF7414.JPG

DSCF7424.JPG

DSCF7482.JPG

  此時夏日的餘威猶存,走在綠蔭蔥籠,不時又有清淺小溪伴隨的三貂嶺步道,格外愜意。難怪Tony三番兩次造訪此地,還帶著全家大小一同出動。此行最大的看點當然是一座接一座的瀑布,我們的路線一共經過三座瀑布:合谷瀑布、摩天瀑布、以及枇杷洞瀑布。三大瀑布各有各的韻致,合谷瀑布自高聳峭壁直奔而下,氣勢折人;摩天瀑布是天上落下的一縷絹絲,是山谷中空靈的嫡仙;枇杷洞瀑布自凹壁岩穴中分為三股,水勢不大卻充滿趣味感,上攀至與瀑頂齊平的高度,從旁觀看斷層落差形成的弧形高崖,又和從下仰望時大不相同。除此之外,基隆河上游發達的河階以及壺穴地形,還有此區豐富的雨量,人工和自然混生造就多樣的林相變化,就已經讓人興味盎然。沿路不時看到五裂的紅葉點綴地面,也許冬季來有機會見到一樹火紅的光景吧?起先沒有刻意同行,在合谷瀑布又遇上熱情的大哥大姐們,一行人來自桃園各地,時常跟著山會活動攀登郊山、中級山至百岳高山,一群好友說說笑笑,足見感情甚篤。有時候在山上,最深刻的感受是所遇見的人常是敞開心胸且樂於分享,不知是喜好自然的人大多有此特質,或是身在大自然中,令我們卸去了平日生活中的層層防衛,願意真誠相待每一個萍水相逢的人,也許兩者兼有之吧。

  步道大致平緩易行,與讚華一路邊走邊聊,從先前的北嚮活動,過去怎麼開始登山,北歐之行、到書寫、到覺知、到哲理,可以天南地北的聊,很開心有讚華相陪。在讚華身上,我看到能捕捉生活中流動的美感和細膩關照人事物的心,就如同身邊許多朋友們,有時候總感到,擁有能互相理解、互相傾吐而令自己全然安心的朋友,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。

DSCF7442.JPG

10:19 抵達摩天瀑布。

DSCF7446.JPG

10:26 紀錄中的木梯已被鐵梯取代之。

DSCF7452.JPG

10:33 抵達枇杷洞瀑布。

  枇杷洞瀑布腹地寬廣,瀑布下的水潭邊佈滿大石,大哥大姐們當即決定來個瀑布下的午餐,這個時間點,配上這得天獨厚的景色,可是頓奢侈的早午餐啊!早些沿途大哥大姐們不斷變出來的食物就已經讓我們應接不暇,此刻更搬出令人咋舌的咖啡、綠豆湯、自釀米酒、自家栽種的神奇紅芭樂,煮起老茶,一鍋配上當令蔬食和水晶餃的麵線(大哥大姐們有不少客家口音,有一半客家血統的我,水晶餃可是我的最愛),食物豐盛程度和五寮尖那位攀登上百次的大哥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一下子熱熱鬧鬧、香味四溢的瀑布午餐就這樣開始了,雪茹大姐拿出一張拆下的雨傘布給我們權充坐墊,不得不說這巧思真是回收利用的典範。就在我和讚華忙吃著一杯接一杯、一碗接一碗不斷遞來的老茶,綠豆湯和麵線,一對年輕的白人情侶正爬過大石往瀑布而來,大哥端上一杯老茶,又招待綠豆湯。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來自德國,三天前抵達台北,今天至枇杷洞瀑布便打算原路折返,回三貂嶺搭火車前往菁桐。女生打開一張抄好火車班次的地圖詢問行程,確認班次可以銜接後,我好奇探問他們接下來的行程,於是女生拿出一本Lonely Planet指南,我們便按圖索驥的討論起來,他們明天要出發前往花蓮,續行台東玩綠島,然後至墾丁,我邊翻指南邊推薦幾個景點給他們,其實這是我第一次看Lonely Planet的台灣指南,選點確實跟一般旅遊指南有些不同(比如靠這本指南就找到這個連台灣人都不見得來過的地方),但推薦的點還是略少了些。兩位德國人吃不慣綠豆湯,對老茶和紅心芭樂倒是讚不絕口,與大夥合照過後才揮手道別。

  送走兩位德國人後,與大哥大姐們閒聊過往的登山經驗以及未來計畫的行程,聽到他們幾天後要去谷關爬八仙山,還有一籮筐的活動等著,加上瀑布午餐的悠然情致,著實令人羨慕大哥大姐們這樣充實的「過生活」。其實沿路來與讚華就一路談論著關於「生活」的話題,也許正巧我們兩人都處於人生的轉折點,正在為踏入下一個階段做準備,關於「生活」的想法,格外有共鳴。若問我做決定至今,不曾害怕猶疑過嗎?恐怕都很難騙自己給一個否定的答案。過去幾個月的面試中,也曾有老師像擔憂兒女的長輩般,對我說:「這個年紀要出去有點晚了喔」。世代間的隔閡或許永遠都會是個難解之題,在父母輩的眼中,他們難免憂心此輩青年為何不能早早定下來,循著他們過去的人生路徑穩穩當當的過完一生。過去兩年的工作經驗,深深體會到我們面臨愈來愈艱鉅的挑戰,像在巨大的滾輪中不停奔跑,深恐沒有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,遭取代成為被遺棄之人。然而這幾個月的反思,我卻也覺得,這個時代同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,對人生,對生活,應該有更多不同的想像和面貌,對自我價值的衡量更不應只取決於物質和社會地位等標準。與讚華聊到那對德國情侶能有這樣長假環島一周,以及她在北歐遊歷的經驗,我們都有點感嘆,在台灣,「做自己」以及過「生活」,常常遭受到會餓肚子的質疑(也確實有很大的可能性)。我們習於被經濟成長的口號綁架,但我們真的享受到成長的果實了嗎?或者是進一步的反思,經濟成長必定只能來自日以繼夜加班、壓低工資減輕資方負擔,所換來的競爭力嗎?這些累積在心底的問號,一直都想尋找答案,走出去,或許才能找到。

(下面紀錄開始不完整,部分叉路點未能拍照)

DSCF7464.JPG

11:53 離開枇杷洞瀑布上攀。

DSCF7468.JPG

11:56  攀爬垂直木梯。

DSCF7471.JPG

11: 59 爬完木梯接續水泥步道,取右往福興宮。

DSCF7475.JPG

DSCF7477.JPG

12:01 枇杷瀑布頂,滿布壺穴的溪床。

DSCF7478.JPG

12:06 抵達五分寮福興宮,叉路取右。

DSCF7479.JPG

12:17 中坑古道豐富多樣的林相,部分路段較泥濘濕滑。

DSCF7480.JPG

DSCF7486.JPG

1:08 在階梯口面對叉路,走階梯往下,發現返回三貂嶺步道起點,返回後研究地圖,在叉路口應往上攀。

DSCF7493.JPG

1:23 返回民宅登山口。

  自午餐大休,離開枇杷洞瀑布後,在中坑古道上曾看見往侯硐4.7公里的指標,後半多在趕進度,追著大哥大姐們的腳步,似乎經過兩次越嶺點,料想在最後一次叉路應是錯過往獅子嘴奇岩方向,然而今日之行已經收穫滿滿,旅程未竟不更是提供下次造訪的好理由。走在陽光灑落的泥土產道上,大哥大姐們也紛紛相約下回來訪。登山口民宅旁有阿嬤的石花凍和鳳梨剉冰,大哥豪爽的招待我們這兩個一路白吃白喝的「小女生」(不是厚臉皮裝嫩,而是一路上總有被大哥大姐們當小妹妹照顧的窩心感),甚至還來一罐金牌台啤,無奈酒量不好,喝了四分之一就雙手奉還大哥的好意。回到三貂嶺車站,大哥大姐們打算直接回桃園,我與讚華則是去侯硐給貓看(大哥如是說)。這條親山親水,可愛迷人的路線,我們有緣會再相見的。

 

最後紀錄大哥自家栽種的,裡裡外外都是紫紅色的神奇芭樂。

DSCF7484.JPG

DSCF7485.JPG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三貂嶺 侯硐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